001 “平日见你不近女色又寡言少语,原来是心有佳人。”(第1/2 页)
二娘麻利的洗漱完准备就寝,日头渐短,天气渐凉,井水便有些冰冷,不得不放入吊锅中温热。
余柴让它烧着,二娘检查周边没有落下的柴火,便端了蜡烛回房。
夜里没有消遣,闭眼便入睡,惟闻周围风吹叶落声、潺潺流水声,忽然,木门被人叩响,有声音询问,“陆大伯在吗?”
二娘睁开眼,爹爹姓陆,已去世多年,门外这是多少年未见的故旧了?
她端起蜡烛走到门前,“谁啊?”
门外之人听到年轻女声,顿了顿回道,“二娘子,我是隔壁周家的大郎,我家在外遭灾只剩我和二郎回乡寻条活路,二郎还昏迷不醒,今日刚到家还未采买吃食,想问二娘家买些。”
隔壁确是周家,已走十余年,不知陆父去世情有可原。
二娘将门开条缝,“周大郎?”
周启垂下眼眸,恭谨拜道,“二娘子。”
“家中还余些剩饭剩菜,若不嫌弃,我现在就热给你。”
周启站在稍远处,谢道,“多谢二娘。”
二娘迅速起火将饭菜放进蒸笼中加热,见蒸汽滚滚而上,估摸着时间掀开盖子,用布垫着将其取出。
装了两大海碗,用木托盘端出去给周启。
周启连忙接过,二娘又拎出一桶热水,“刚烧出的热水于我无用,你带走与二郎好好洗漱一番。”
周启连声道谢,先放一边,掏出一把铜钱塞进二娘手里,“以后吃食上还有赖二娘,不好占二娘便宜。”
二娘思索片刻后收下,周启便一手端着木托盘一手提着木桶回去。
夜深露重,二娘听不到隔壁的动静,心里却是翻江倒海。周家大郎与她订过娃娃亲,周家走后却是杳无音讯,父亲在世时也曾言若遇两院,不用等周家。
可如今周大郎回来了,自己也还未嫁人,若是问起这桩婚事,不知如何应对。
如此辗转反侧一夜,醒来眼下青黑一片,二娘打着哈欠生火热饭洗漱。
填饱肚子,便走进作坊间,那里泡了一夜的豆子等着她研磨成浆,加入卤水,点成豆腐。
这豆腐难做,二娘都是隔几日卖一回,攒些铜板去集市上换些肉食,昨日周大郎的一把铜钱倒是让她今日便能上集买肉,不由得欢喜。
石墨在二娘的推拉下转起,她不时停下将豆子舀进孔眼。
直到日光大盛,豆腐才被压制成型,被她搬上小车。冒着热气的豆腐香气扑鼻,她留了两碗豆花,连着两个大馒头一道放在隔壁门前。
沿路叫卖,清晨的山村早早起炊烟,勤快的人家早就热起吃食,听闻有豆腐叫卖,都拿起碗和铜钱到路边。
“二娘,今日豆腐咋卖?”
二娘笑道,“婶子早,与先前一样,二一斤,或是拿一斤豆子来换。”
二娘的豆腐滑嫩好吃,价钱还不贵,口碑颇佳。
村里人种了几分田豆子的都愿意留着换二娘的豆腐吃,闻言婶子便笑着拿碗给她,“来上五斤,家里人多,你称五斤豆子走。”
二娘那碗装上五块豆腐,又称上五斤豆子放入袋子,笑着道,“称好了,钱货两讫,婶子走好。”
一早上功夫走上几个村便将豆腐卖完,入账一百多铜钱以及若干斤豆子,如此下次的原料便有了。
回到家将模具洗涮干净,去菜园摘了些菜叶清炒,又拿出豆渣加料重炒就饭吃,想到隔壁的兄弟,多炒了些敲开隔壁的门。
周大郎早将洗好的餐具放回二娘院门口,二娘顺手捞回来盛了豆渣拌饭。
门嘎吱一声被打开,见来人是她,周启卸下些防备,笑道,“二娘的豆花真是好吃。”
二娘闻言笑容更甚,客气道,“今日只有豆渣拌饭和青菜,明日逢十集市,我买些肉回来。”
周启摸摸口袋,将一块银子放进二娘手里,“如此,便请二娘多照顾些时日。”
二娘很少见银子,拿着仔细捏了捏,看不出真假,有点想咬,考虑到周启看着,便回道,“顺手的事情,大郎客气了。”
拿着银子回到家里,二娘才敢咬上一口,硌得牙疼。
*
集市日二娘更是要早起一个时辰,天光未亮便做上豆腐,平常村里几日一回卖豆腐,逢十时总也要做上一板去集市上卖。
二娘麻利的端着稀饭和咸菜去隔壁放下,推着小车便去赶集。
村里人早就结伴出发了,见到二娘还打招呼,“今日去集市上卖豆腐呀。”
二娘便应道,“是哩,婶子去卖鸡蛋呀。”
花婶挎着一筐鸡蛋,笑得眼角绽开,“攒到一筐去集市上卖个好价钱。”
今日集市不知为何多了些生人,二娘一边卖着豆腐一边观察,发现这些生人在每个摊位上都有停留,还攀谈几句。
二娘看着来人,“官人要多少豆腐?三一斤,五两斤,也可拿一斤豆子换。”
来人气宇轩昂穿着与平民的粗布衣不同,二娘叫他官人自然无错。
他看着洁白细嫩的豆腐暗自赞叹,开口道,“称上两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