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绘制了一个大饼(第2/3 页)
朱厚照坚决主张封为天津伯,并向弘治描绘了一幅诱人的前景。
弘治听后,觉得这个前景既诱人又宏大。
幸亏弘治是一位开明的君主,
也幸亏他只有朱厚照这一个儿子。
否则朱厚照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朱厚照计划将天津打造成一个特别行政区,
退一步说,成为经济特区也是好的。
无论目标如何,都需要弘治的支持。
朱厚照甚至向弘治提出了通过天津开展海上贸易的设想,
并详细描绘了海上贸易的巨大利润。
弘治心想,太子这是要解除海禁啊。
还好弘治不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保守者。
当前朝廷的财政状况不佳,
若能充实国,解除海禁也未尝不可。
正如太子所说,即使有禁海的先例,走私依然存在,不然土豆和玉米从何而来。
但祖宗之法在前,解除海禁的阻力实在太大。
这不是太子想解就能解的。
现在他在皇位上,太子想做什么就让他尝试,自己还能为他承担后果。
如果现在阻止太子,不让他尝试,
等到太子继位后再胡来,那时就没人能为他收拾残局了。
而且太子敛财的本事确实不错,当初只给了他十万两,现在他已经向朝廷捐献了十几倍的钱。
不过弘治提出反对意见,明代勋贵的封地仅提供俸禄,并无实权。
给钱进封为天津伯并没有太大意义,对开放海禁的帮助微乎其微。
朱厚照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父皇,您应该知道什么是投献吧。”
弘治听了皱起眉头,投献就是农民将自己的土地名义上赠予有功名或贵族,自愿成为别人的奴仆。
这是一种规避明朝税收法律的行为。
弘治对此深感厌恶。
举例来说,农民如果收获了一百斤粮食,原本应向国家缴纳二十斤税粮。
但若将土地投献出去,他们就能免于向国家缴税,只需向士绅地主交十五斤粮食。
这样一来,国家就无法收取那二十斤的税粮,
并且农民变为奴仆后,还能逃避徭役。
因此,国家减少的税收转而压在了老实耕作的农民身上,他们要承受更重的税赋和更多的徭役。
这些农民不堪重负,最终也会被迫参与“投献”。
如此一来,恶性循环形成,地主士绅越发富裕,朝廷却愈发贫穷。
有人或许会问,朱元璋制定国策时为何会出现这种失误?
实际上,朱元璋最初的政策是合理的,只是执行得不好。
朱元璋规定,正一品官最多可拥有1000亩免税田,这是个人免税田的上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