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十六字方针
到了徐胜涛办公室门口,周海轻轻敲了一下,便推开走了进去。徐胜涛正在批阅件,见林辰跟着进来,便问道:“县上的同志回去了?”
林辰应道:“都回去了。”
徐胜涛转过来,坐到沙发上,指着林辰笑着说:“你这下可是扬名整个通海市了!”说完点着一支烟。
周海洋和林辰在旁边坐下。林辰说:“再怎么扬名,也是你手下的兵。”
徐胜涛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起问全镇滑石矿处置方案的进展。林辰告诉他,已经完成初稿,现在正在修改完善。
周海洋打断他们的话:“谈正事。上午把王大强他们叫来了,王大强对两个方案都不认同,没谈出什么道道来。小林想出了一个新方案,你听听是否可行。”
林辰把自己的想法讲了一下,徐胜涛猛地拍了一下桌子:“这个办法好!这样既能充分发挥矿工的积极性,又消除了他们的担心。不过要加上一条,公司账户由财政所监管,大额支出经财政所审核。”
徐胜涛看已经到了上班时间,便捞起桌子上的电话给秦海龙打过去:“秦记,方便吗?关于青山矿处置问题,我过去给你汇报一下,好的。”
说完,徐胜涛便叫着周海洋和林辰,一起去了秦海龙的办公室。秦海龙用的还是钱万胜的屋子,不过稍微做了一下调整。秦海龙正坐在办公桌前,翻看全镇经济指标,看样子正在努力学习。也实在是难为秦海龙了,一个年过五旬的老组织干部,要从头学习各类经济知识,确实不易。
秦海龙听徐胜涛介绍了一下新办法,他想了想,问:“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但为什么不把孙青海的公司直接清算掉,非要矿工们的欠款偿还完了,再清算呢?”
林辰耐心地给他解释:“孙青海的公司名下虽然有矿井,以及一些固定设备,但资不抵债。如果贸然清算,资产恐怕覆盖不了矿工的欠款,他们会吃亏的。”
秦海龙恍然大悟,他点了点头,说:“徐镇长说了,要有财政监管。我的意见是再加上四个字:政府引导。”
说完,他用笔在本上划拉了一会儿,念道:“政府引导,自主互助,财政监管,盈利共享。这十六个字作为指导方针,怎么样?”
大家纷纷点了点头,林辰也觉得秦海龙总结得很到位,档次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秦海龙又自己读了一遍,道:“就这么定了!这个思路是谁研究出来的?”
周海洋指了指林辰,说:“是小林研究出来的。”
秦海龙对徐胜涛道:“既然是小林研究出来的,想必他对这个法子揣摸得最深最透,我的意思是,组建矿工合作公司的事,就交给小林吧,给年轻人加加担子嘛!”
徐胜涛点了点头:“完全可以,小林的工作能力,大家有目共睹。”
“那就这么定了。”秦海龙说完,在徐胜涛要离开的时候,又漫不经心地说:“小林,你留一下。”
秦海龙示意林辰重新坐下,道:“上午那些人是来找你的?”林辰回了个“是,”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秦海龙点了点头:“很好,你肯学习,会钻研,工作用心用脑,要好好保持这种工作状态。最近工作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发愁的地方?”
林辰道:“工作忙,但干起来大家劲往一起使,也很开心,领导们都会帮忙。”
秦海龙“嗯”了一声,说:“现在看来,徐镇长有识人之明!他上任的路上就向我推荐你,我一声没吭就同意了。希望你好好保持这种工作状态,今后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来找我......”
林辰巧妙地回答道:“有了困难,当然要向领导请示汇报!”
秦海龙点了点头,林辰便出了门。
出了秦海龙办公室,林辰拍了拍脑袋,心中有点不自在起来。秦海龙这次谈话,虽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性,但最后那句“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来找我,”看似无意识的闲聊,寓意说深便深,说浅便浅。正是这种闲聊,才更容易引起别人的不好联想。
林辰是个只想干事的人,目前来看,秦海龙和徐胜涛关系挺融洽,徐胜涛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自己又是徐胜涛一步步提起来的,千万别让他有误会,也不能让周海洋有误会......
林辰仔细琢磨了一下,想了一套说辞,去了徐胜涛办公室。
徐胜涛还在埋头批阅件,见是林辰,奇怪地问:“事情都商量妥了,你不赶快去办,又跑来干什么?”
林辰笑嘻嘻地说:“刚才秦记和我说了,我才知道,你在上任第一天就推荐我,我这不得赶快感谢一下。”
徐胜涛笑骂道:“什么时间学会拍马屁了!把工作干好,替我分忧解难,就是最好的感谢。”
林辰又说道:“青山矿处置事宜,你一直委托周镇长分管,秦记一下子把千斤重担扔给我,我怕担不住,还是请周镇长把把关吧!”
徐胜涛笑着说:“你想多了,周镇长不是那样的人。”但还是摸起电话给周海洋打了过去:“海洋,刚才林辰来找我,他对处置青山矿的事,还是有些打怵,他的意思是请你帮帮他。好的,以后还让他和你汇报。”
放下电话,徐胜涛道:“这下你放心了吧!”
林辰点了点头:“刚才秦记还说,以后有什么事也可以找他。我说,有了困难,当然要找领导汇报。”
“你呀!”徐胜涛站了起来,指着林辰笑着说:“工作能力强,脑子聪明,但就是想的太多了,这样不好。以后你到了更重要的岗位上,想的这么多,会累坏的。有句话转送给你: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