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科幻灵异 > 英仙座流星雨高峰时间 > 第十六节 装甲行星

第十六节 装甲行星(第1/2 页)

目录
最新科幻灵异小说: 超品奇才电竞风运起,赛场初亮剑汽车黑科技从零开始足球教练,我选择国足路明非:这面板太假了吧!最牛古董商恐怖复苏:我绑定了诡异模拟器独裁之剑你不努力我怎么当上海贼王?网游之箭破苍穹网游之练级专家游戏现实化,我的女号有点多网游之刺客重生菜鸟也能当大神网游之弓神无敌神眼鉴定师帝级大明星灵笼:休闲玩家有什么坏心眼木筏求生,重生把前男友喂鲨鱼

2918年5月,围绕在英仙旋臂星际之外的神秘星际行星“易”周围星域的中等规模舰队作战,以新罗马帝国军以弱胜强而落幕。当新罗马与英仙星际联邦国内不约而同地,向这个被宣传为与传言中的“安特内斯特”紧密联系的行星派遣更大规模的舰队时,以乌尔夫·伯恩斯坦和陈维茵为首的新罗马科考队,也全面展开了对“易”行星的考察。

英仙星际联邦国防军追踪舰队的溃退,并没能让姜子钺感到轻松。他将第九特遣舰队的巡洋舰分散开来,在“易”星域周围布置了严密的警戒线,以保护科考队对“易”行星进行勘察。随后,他也跟随科考队登陆“易”行星。虽然身为职业军人的姜子钺在对科考队的工作没有什么实质性帮助,而且下到行星表面,强大的重力使长期处于太空中的他感到难受,但是身为指挥官,陪同科学家登陆未知的行星是星际殖民时代沿袭下来的传统。而且,还是陪伴心仪的女人,他也感到十分高兴。

星际行星“易”似乎永远处于黑夜的混沌当中。充满氢气的大气层中饱含由火山喷发出来的各种气体和颗粒。这些来自行星内部的物质有的具有致命的毒性,有的遮挡了星光,甚至还对无线电形成干扰。虽然没有阳光的强力驱动,但是这个行星却因剧烈的火山喷发将内部大量热能带出来,促进了空气的流动。所以这个外表死寂的行星大气中仍然有频繁的对流。

经过近两个星期的太空遥感和分析后,科考队准备在星球低续度地带的一处高地上,重新建立了一个考察站。

2918年6月13日,新罗马科考队开始了大规模登陆行动。

六个直径底面直径有三十米、高有七十米的锥形穿梭舱搭载着部分科学家、辅助机器人、大量仪器、生活物资,脱离了科考船“规尺”九号、“深空”十三号、“夸克”五号,底部朝下直坠向目的地。同时,部分科学家和陆战队队员、军用机器人搭剩空天飞机,紧随其后。

穿梭舱在五十万米的高空中开启底部的火箭,逐步减速,最后展开支架,平稳而精准地降落到预定的地。六个高耸的空梭舱如同拔地而出的竹笋,围成一圈。二十架空天飞机随后便降落在其周围。

当气密舱门泄气减压后,穿着动力装甲的科学家和军人纷纷走出来。

动力装甲的概念源自科幻小说《星船伞兵》(StarshipTrpers),它由太空战斗服发展而来,结合了早期机械外骨胳和单兵智能战斗服。这种动力装甲除了具有完善的维生系统,还配备了多种探测系统和喷气动力装置,同时全面覆盖陶瓷合金装甲并装备微形的电磁防护罩生发装置。

穿上动力装甲的人有点像二十世纪初曾一度流行的电子游戏《星际争霸》中的人族陆战队士兵,但一套没有加装武器的动力装甲质量可达三百多千克,单靠人力是无法负荷的。所以它被设计成具有高度的人工智能,各部位拥有独立动力,并且通过一套特殊的神经控制系统与人体机能相结合,极具人体工学的特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机一体的性能。因此,动力装甲也被称为“服装机甲”,与传统科学幻想小说里的人操大型战斗机器人不同,这种“机甲”是像衣服那样穿在身上的。

姜子钺所穿的动力装甲跟科学家们穿的不同,身为军人和指军官的他,所用服装机甲不但多了头顶观瞄系统和肩扛导弹,手臂粒子枪和次声波炮,还加装了大功率的通信设务和辅助决策计算机,比科学家用的质量要大一倍,甚至比普通陆战队士兵穿的都重。

一米八的姜子钺穿着服装机甲,个头足有两米五,比旁边一起行动的陈维茵还要高上将近半米。科学家的动力装甲没有头顶的观瞄系统,脚底也没有加装防雷装甲和辅助喷气设备,所以即使穿上同一号的装备,也要矮一些。

“这就是星际行星的夜空吗?”通信系统的私人频道中传来了姜子钺不以为然的发问。

虽然高达个重力常数的重力让他那习惯于太空微重力环境的身体有些吃不悄,不过因为动力装甲的关系,使他的肢体只是跟随运动不会产生太多的体能消耗,所以他仍然能像早先在“太极”行星上那样自由活动。

“我们看到的不一定就是夜空。”陈维茵回答道,“没有太阳光的照射,这种宇宙的孤独是不分昼夜的。”

“宇宙的孤儿?”姜子钺不禁感到有点可笑,“难道宇宙不是它的母亲吗?”

“当然,你这么理解没有错。”陈维茵没好气地说,她不打算向前男友争论自己的观点。

就在这时,公共频道里传来了乌尔夫·伯恩斯坦老公鸭一般的沙哑嗓音:“好了,女士们和先生们,尽快走上各自的岗位,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

“失陪了,少校大人。”陈维茵调皮地告别姜子钺,走向一加穿梭舱。

“博士大人,注意安全。”姜子钺也如法炮制地用同样的口气叮嘱自己的前女友,然后又严肃地附上一句:“别再像五月十八号那么鲁莽了,我可不希望你有什么三长两短。”

“你就放心吧,我奶奶帮我算过命,说我一生中会得到一位英雄的守护。”通信系统里,陈维茵的口气透着笑意。

“呵呵,真没想到啊,一个理学博士居然也相信算命。”半信半疑的姜子钺发出感慨,但他又接着自以为是地推测道:“莫非我就是那个命中的英雄?”说完他便朝穿梭舱围成的场地中央走去。

“你想得美。”陈维茵却用故作厌恶的口气回答道。

高耸着的六个穿梭舱顶端亮起了十二盏明亮的按照灯,把周围照得如同白昼。

科学家带着他们的辅助机器人展开忙碌的工作,姜子钺少校则带着一队星陆陆战队员在场地中央竖起了四根旗杆,随后举行一个简短的升旗仪式。黑色的新罗马帝国国旗、红色的军旗、黄色的边境舰队队旗和蓝底金色原子图案的科学院院旗在国歌《神圣的新罗马人民颂歌》恢宏的乐声中升上混沌的天空。

“在这片未知的新世界,我们将沐浴着元老院和罗马人民的荣光与恩泽,开拓新的疆土,扩展新的星域。”和科考队领队伯恩斯坦教授并列在旗杆之下的姜子钺向手下发表讲话。“在这片没有阳光惠及的土地上,我要求每一位官兵牢记入伍的誓言,忠于职守,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保护新罗马人民宝贵的科学家。VENI,VIDI,VICI.”

“VENI,VIDI,VICI.”公共通信频道里充满了陆战队官兵激昂的口号。

透过防护头盔厚厚的头罩,他们仰望着旗杆顶端、探照灯聚焦下的旗帜。微风中,国旗与军旗上,抓着象征着威权的束棒的金色双头鹰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如同元老院和罗马人民的荣光。

巡逻队很快就出发,会飞行的军用机器人也离地盘旋起来,临时工事和一条小型的野战防线环绕着登陆场建立起来。尽管在太空中和之前的登陆中,没有发现确切的生命迹象,但面对看起来天地未开的混沌未知世界,姜子钺还是小心谨慎,以防不测。

从太空中对星际行星“易”进行全面遥感时,科学家们并没有太多的收获。这时一个表面崎岖的星球,尽管火山活动频繁,但由于大气的对流和陈维茵早前登陆时证实曾经存在的水,使她的表面受到严重的消蚀,变得沟壑纵横。

庞大的行星表面没有多少可以称之为平原的地方,就连这一次科考队登陆的高地,其实是一个面积巨大的、高度很低的平顶山。早前的太空遥感一度发现微弱的、具有生物特征的红外辐射,但随后陈维茵带队登陆后也没能发现生命迹象。后来重复进行的几次全面遥感,这种令人兴奋不已的红外辐射也消失了。

现在就断定这是一颗死寂的无生命行星还为时尚早。虽然星际行星“易”离最近的人类已知恒星都要一千多光年,行星表面平均温度维持在摄氏零下一百度左右,可是行星内部散发出来的热量在理论上还是能够形成生命的条件,毕竟零下一百度并非生命的绝对禁区,而浓密的氢气大气也起到保暖的作用,这就更加增大了生命存在的可能。

对于这颗星际行星原生生命产生的最大障碍很可能是低碳,其表面的碳含量远远低于英仙旋臂星际里其他已知行星的水平。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所有地外生物中全都是碳基生命。无论是“太极”行星奇特的“大圣金箍”上的森林生态系统,还是“新拜占庭”行星的海洋生物链,都完全可以用地球生物学的经验和理论解释。

尽管罗辑上和一些不为人类主流意识认可的理论并不否认非碳基生命的可能,但是基于近千年来的星际探索,绝大多数科学家已经不得不拜服在“碳沙主义”的大棒之下。

然而单凭行星表面的低碳,并不能武断地推论这是一颗不可能存在碳基生命的行星。因为行星表面之下仍然充满了迷团。

早先的登陆中,轻型的钻探设备无法深入行星地表海拔之下一百米之下。在地下一百米处,合金钻头好像碰上了无比坚硬的东西,停滞不前,并且严重磨损。而高能激光束,也无法再向下烧灼,所有的能量都被一百米下的物质吸收。这种神秘的现象令到又一次登陆的人类科学家,几乎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地下的更深层次探索上。

伯恩斯坦很快就组织了大部分人马,带着机器人和各种重型设备,下到登陆场所在的平顶山下。

在山的东北面有一段地势平缓的宽大河床,上面布满了表面光滑的鹅卵石。这些鹅卵石的存在有力地证明了这颗星球上存在过大量流动的水。但新罗马帝国的科学家暂时放下对已经看不见的水的兴趣,在河床上清理出一片空地,竖起钻井,准备弄清楚一百米的钻探极限。因为如果弄清了地下的神秘物质,也许就可以找到水消失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能够进一步认识这颗星际行星的构造。

然而,令科学家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科考队仍然没能钻透地下一百米,确切地说,这次只钻到了八十七米多一点,因为钻探的溪谷比上一次钻探的地方低,也低于这颗行星的平均海拔近二十三米。这个星球的表层之下似乎有一层人类现有技术还无法穿透的物质。

内心充满疑惑的科考队领队乌尔夫·伯恩斯坦不得不向指挥官姜子钺提出新的勘探计划。

“您的意思是要进行全球范围的人造地震测试?”听了伯恩斯坦的简述后,姜子钺问道。

“是的,少校。我计算过了,以最小威力的爆炸等级来计算,需要在全球万千个面积均分点上埋设炸药。所以我需要你的人帮忙。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查明地表之下那层无比坚硬的物质的分布情况。”

姜子钺犹豫了一下,又问:“教授,目前您对这种物质的分布情况有什么想法吗?”

“我怀疑这种物质构成了这个行星的一个地层。”

“您的意思是这种物质包住了整颗星球?”

“是的,我是这么猜想的,但是没有证据。这种物质连地震波都能屏蔽,所以做一个全球范围的地震测试就能证明我的猜测是否正确。”伯恩斯坦接着提醒姜子钺,“少校,还记得吗?我们向敌人舰队发起第二轮‘空间风暴’之后,我向你报告从‘向量’三号上侦测到的奇怪现象。”

“记得,您说按照正常情况,敌舰在‘空间风暴’的作用下,应会撞上‘易’行星。可它们却莫名奇妙地绕过了这颗行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