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鞭炮(第2/2 页)
是耕地,必定有高矮肥瘦,都想要好田,因此无论怎么分,还是吵,而且吵得更厉害。所以两个生产队分到最后,反而分得很离谱。比如塘湾村离李庄一里路左右,在李庄的西边,可吵着吵着,塘湾村民竟然分到了李庄东面的一些耕地。而李庄呢,又分到了纪村后面的一些耕地,离李庄足足四百来米。
这样好吗?
还没有完,为了甄别各块田地在哪里,农民也会给它们取名字。
有三种方式起命字,一是有特殊意义的,如自留地。
二是就着当地沟塘或者土岗命名,如荡沟边上的田也叫荡沟。
三根据形状命名,如长田,长方形的田,大四亩,四四方方的大田,方田,正方形的田。
也就是现在农村的耕地多是方形,或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
原因简单,为了插秧株距行距的标准,当初切割一块块小田时,尽量让各块小田形成方形。大集体为什么要切割小田?这是干活时的需要,比如插秧前的抛秧把,田大了,真的很不方便。
实际上不可能那么标准,大集体了,有点误差无所谓,现在分到各家各户,那个肯吃亏?
李默记得这次分田,在丈量耕地时确实不标准,比如他家的几块地,差不多大的面积,差不多的长势,可收成就是不一样。
于是星期天,他刻意跑去看热闹,看出来原因了。
若真的是标准方田,长乘宽就行了,问题是各个方田实际不是那么方。
继续按照长乘宽来计算耕地面积,必然会有误差。
比如一块不标准的方田,从近乎直角的哪边量长度,从钝角哪边量宽度,那这块耕地面积则会量得小,户主则会占到便宜了。反之,这块地则会量得大,户主吃亏了。但又不知道错在哪里,于是拼命地吵。划算的也吵,不划算的更吵。
李默又看了看,好在有一个大直角尺。
他走了过去,对会计说:“老姨,我替你们量一块田试试看。”
会计李进喜看着李默,想了想,还真将皮尺与直角尺交给了他。
一是他被吵得受不了,二是李默以前的表现是有些妖异。
李默的方法也简单,不管你是什么四边形,都将你一切二,分成两个三角形来量,哪两边方便就从哪两边量。
先将两个三角形的底长量出来,田埂是直的,即便不直,皮尺是直的。再分别量出两个三角形的高度,底乘高除二,就是各个三角形的面积,两个三角形面积二合一,就是这块地的真正面积。
似乎是简单的道理,可问题几十年大集体下来,都不会思考了。就像宋朝的官兵一样,臣指挥,武将们谋划不算数,因此发展到后来,各个武将都不会带兵打战了。
而且李默也损,他用分到李实布家的那块长田做例子,正好他也看到了这块地量得有些吃亏,重新量过后,一下子少了三厘。
少了三厘,等于原来多了三厘,不仅等于少分了田,以后还等于会多交农业税。
李实布是好惹的吗?
他用凶狠的眼光看着会计李进喜,说:“进喜,我有没有得罪你?”
一边说着,一边两只手握成拳头状,比划来比划去。
李进喜额头冒冷汗。
李默便劝了劝:“老姨,进喜老姨也不是有心的,但按照原来的测量法,确实有问题了。”
这种方法也不能对所有耕地管用,比如沟塘边的一些耕地,受沟塘地形拘束,沿着沟塘边的田埂往往会形成一些不标准的弧形,那就不大好量了。但百分之九十五的耕地,用这种双三角丈量法能标准地丈量出实际面积。
大伙都不笨,只是大集体,都不会思考,李默点醒后,立即察觉到这种方法的标准,也迅速采纳,这才让分田速度变得快起来。
眼后要分好田了,李默找到了六斤:“六斤大哥,能说说你黄蟮在省城是如何卖掉的吗?”
六斤立即变得紧张。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