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风尘怨曲3(第2/2 页)
柳荫直,
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
曾见几番拂水,
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谶京华倦客,
长亭路,
年去岁来,
应折桑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
灯映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剪,
风快半篙波暖,
回头迢递便数驿,
望人在天北凄侧。
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
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记月榭携手,
露桥闻笛,
沈思前事似梦里,
泪暗滴。
宋徽宗深深地感到这词有一种怨而不乱的意味,这方是词中的上品,而且这调子也新,他在内心不禁暗暗称道周邦彦,觉得这个老才子果然是名不虚传,他钻在床底下可以作词,临别也可以作词,任何事情都可以入他的笔,而且是化俗为雅,着实不简单啊。
李师师唱完后,宋徽宗便问道:“这是新调,叫什么名字?”
“《兰陵王》,这是周邦彦临走之前随口吟的,臣妾暗暗记了下来”,李师师答道。
“嗯,周邦彦这词填的不错,发配到地方上是有点浪费人才,要不这样,朕把他招回宫,当大晟乐正怎么样?这样朕既得了一名好的乐师,也是人尽其用啊!”宋徽宗说。
“陛下果真能这样,也是周邦彦的造化了。臣妾替他谢谢陛下了!”李师师激动地说。
“好了,好了,谢什么,这下高兴了吧!”宋徽宗笑道。
李师师破涕为笑。
从此,宋徽宗身边又多了一名填词作曲的能手,也再没有人敢私访李师师了。
又一年,宋徽宗召集宫里的眷属夜宴,席间韦妃悄悄地问徽宗:“李家那女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竟把陛下迷成这个样子?”
“没有别的,把你们这样的一百个人,去掉艳丽的服饰,穿上素装,让这女子站到中间,自然会显现出不同,那一种幽姿逸韵,是超乎容貌的”,宋徽宗解释道。韦妃默然不语。
绣娘这时唱出的这一曲《少年游》里隐含着这样的一段才子佳人,皇帝臣子的三角恋情,武松武二郎当然不知道,躲在床底下冷得索索发抖的李自然当然更不知道,只是觉得这绣娘天生就了一副好嗓子,琴也弹奏得丝丝入扣,映了她天籁般的嗓音,简直就是配合得天衣无缝的完美…;…;
一直想着想与绣娘尽鱼水之欢的武松武二郎这个时候也进入到了一种如痴如醉的境界里了…;…;
这样的销魂蚀骨对武松武二郎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种全新的体念呢?
就在武松武二郎被绣娘的天籁之音带入忘我的境界间的时候,香儿却用托盘端着酒菜进来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