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过家家(第1/2 页)
在大家眼中李南只是在思考诗其实李南现在确实在构思,只不过他在回忆前世的那些诗词,有现成的干嘛还要自己在费脑细胞,在说李南自己根本都怎么会作诗的好不,在这个世界就算拿来用了别人也不会知道。
李南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一合适的,但是他觉得以自己如今的年纪也不用写的太经典了,既然在酒楼就是关于饮食的,李南脑中一个闪光顿时有了注意,就用那锄禾好了。
看李南的神情大家就知道这少年心中已然有了诗,先不论诗质量如何,单单创作的度都把在场的各位给震住了。
在李南构思的时候,早就有人准备好了笔墨纸砚。
李南冲县尊点了下头,“学生这里有了。”
“哦,古人七步成诗堪称神童,我看啊南你也不遑多让啊,既然心中有了乾坤那就快快吟诵出来吧,我等也领路一下神童的风采。”县尊半是敬佩半是玩笑道。
李南谦虚的说,“神童之名学生可是不敢当的,只是偶然想到了一拙作。”
说着他就把那锄禾吟诵了出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诗一出,现场一片安静。
大家眼睛睁得大大的都用见鬼的目光盯着李南,尤其是老秀才,县尊和清河帮主,他们对着少年时真的服了。
此时此景此诗,真是绝了。
最先反应过来的当然是县尊大人,他一边点头一边拍手道:“好,好,好,好啊!”一连四个好,足以表明心中感慨。
他本就是百姓出身,一直也是想要为百姓做些事的,如果县衙的那诗已然说道了他的心里,那么这诗就是他心中情绪的一个升华。
县尊本就是不喜浪费的人,从他请大家吃的午饭就可以看出,李南的这诗,没有抒表达对县尊的巴结也没有表明对这酒楼主人的热情,可是这简单的四句诗却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描绘,与今天此时的情景是多么的般配。
同时表明了少年知道珍惜粮食的高尚品质。
众人细细品味这诗词,在联想下少年的出身,愈觉得这诗又是一神作。
此时老秀才也被诗中情怀所感染,虽然他现在过得是锦衣玉食了,但是他也算是穷苦出身,更知道百姓的艰难。
平时也很想创作出一副关于这方面的作品,可惜一直没有灵感。
而此时,他被这诗感染的灵感爆棚,他迅泼墨,一副农民扛着锄头在烈日下劳作的形象跃然纸上。
手笔后老秀才捋了一下额下的三寸山羊胡,显得很是满意,他把笔转手交给了县尊。
县尊当然是把李南的这锄禾写在了此画的留白处。
最后当然这幅作品上三人是要署名的。
老秀才,原名苏乾,字,山水老人,也叫山水先生,当代画坛名家。县尊李政不必多说,普通百姓如果能拥有一县知府的一副字,这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字帖都能当成传家宝了。
可是诗词的出处确实李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一切都是先有了此诗才有了这幅作品,李南何许人也,如今只是一贫困县的双试榜耳。
所以这幅作品最后的署名是,画,山水先生;题字,李政执笔;诗阙,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