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约战石勒(求追读,求收藏!)(第1/3 页)
“刘曜称帝的话,性质就不一样了。”
刘遵抿了一口茶,平复了一下情绪。
还好他前世当了三年志愿者,这段历史已经反复看了很多遍。要知道,金陵六朝博物馆的志愿者可是每年上千人报名,还要经过考试和上岗训练,最后才能入围那十来个名额的。
不过能抱得美人归,这些都不算白费。
可当下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若将军顾念旧情,接受刘曜封赏,那却是上策。因为刘曜与将军并肩而战多年,深知将军善于用计,必定会当将军派出的贺礼使者团是探子。
“虽然使者团一番牺牲在所难免,但换来的就是将军顺理成章自立门户。”
张宾面色不太好看。他一直默默观察刘遵,这些话显然不是佛图澄教他或者是提前背好的。
石勒这招美人计虽然用得少,但是屡试不爽。刘遵能保持镇定,从容应对,而且分析细致合理,确实出乎他所料。
“关中自古以来是龙兴之地,底蕴深厚;司马氏虽然偏安一隅,仍被汉人视为正统所在;凉州远离中原,反成避祸之地。
“中原虽仍有汉人士族,但依附将军者,多为权宜之计,口服心不服。将军在招揽贤才上,处于劣势。”
刘遵看了看靳月光反应,又继续说:
“不过刘曜善战,手下良将却不如将军。若有地方叛乱,刘曜只能亲自出征。将军应趁此时机休养生息,待刘曜疲于奔命时,伺机而动。”
刘遵一口气说完自己记得的内容,觉得差不多了。石勒的兴致却起来了。
“我已在襄国增置宣、宣教、崇儒、崇训等十多间小学,又拣选豪右及将佐百余人培养他们。还该有何举措?”
石勒一向认为,乱世中墨守成规是迂腐的做法。君子营虽然聚集了一批汉族人才,但大多只是清谈之士,要么就是只讲礼法,不懂变通。
这次到来,本来只是为见佛图澄顺带的,如果刘遵毫无用处,那上皇后也就当是出门游玩一趟。却不想刘遵真有几分真知灼见。
石勒的爱才之心,已不加掩饰。
“增置小学,实乃不世创举。不过将军别忘记,南方还有汉室正统。”
刘遵看石勒想让他说出治理之道,心中暗道不妙。
这些细节他在前世哪里会去记,一旦露怯那就前功尽弃。如今只能试图把话题引开。
“贤弟为中山靖王之后,也视司马氏为正统?”
刘遵冷哼一声,“司马家背信弃义,实为人所不齿。不过将军当年以十八骑举大义,历经波折。我刘遵为何不能卧薪尝胆,忍一时之风浪?”
刘遵握紧拳头,身上散发出的豪迈之气,连张宾也为之神色一变。
“他日我若光复汉室,将军可与我一战?”
靳月光眉头一皱。这种气息,她也曾在面对刘聪时感觉到。
当初的刘聪勇猛矫捷,冠绝一时,后来却变成另一个人。
石勒捋了捋胡须,大笑道:“果真英雄出少年!不过贤弟是已料定,司马氏不会被我先一步踏平?”
“将军未免太小看了汉人。葛陂之败,将军还放不下心中执念?况且,将军身旁尚有一大隐患,实难解决。
“石季龙此人,征战沙场确实是无双猛将,其性格却不能治理天下。将军自然不会传位于他。然而世子石兴如今何在?石弘也不过四岁,将军悉心培养也需十年成才。
“司马氏虽历经兄弟相残,但宗室力量依然不是将军能相比的。”
终于找到机会将话题引向石虎,刘遵耍的就是这种不加掩饰的阳谋。你当他挑拨也好,真诚以待也罢,反正这就是实话实说。
光刘遵一己之见当然没用,不过张宾怎会看不出石虎残虐本性?正所谓三人成虎,只要讲的人多了,悠悠众口足以烁金。
刘遵甚至有点庆幸,没有在石勒面前搞那套花里胡哨的玩意。石勒见惯各种场面,面对这种对手,朴实无华的阳谋反而是上策。
还好刚才石虎夺门而出,不然刘遵此话一出,石虎情绪失控,会不会当场行凶也未可知。
石勒黯然。当年刘渊肯接纳他,除了自己亲自招募了数千胡兵外,也包括主动将嫡长子石兴送为质子。此后,石虎作为唯一血亲,一路得到重用。
刘渊死后,石兴却已失散,不知所踪。其实刘遵说的种种弊端,他又何尝不知,无奈羯族人丁稀少,根基还是太浅了。